nbsp;
这时,霍去病略带急切地说:“所言虽好,但太过谨慎。我军骑兵皆是精锐,机动性远胜匈奴。即便遭遇埋伏,也能迅速突围,反败为胜。依我看,速战速决才是上策。”
赵充国微笑着看向霍去病,语气温和却坚定:“骠骑将军英勇无畏,自是无人能及。但漠北不同于以往战场,地形复杂多变,匈奴又擅长设伏。谨慎行事,并非畏缩不前,而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实力,确保一击即中。我们既要发挥骑兵优势,也要规避潜在风险。”
卫青微微点头,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,说道:“所言皆有道理。作战既需果敢勇猛,亦要周全谋划。此番出征,各部队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。”
赵充国接着又说:“还有匈奴士兵一般体型较大,相比之下,我们的骑兵在马背上的稳定性和发力有所不足。所以建议将我方骑兵的软马鞍改良为高桥马鞍,其前后高耸的设计,能让骑手在马背上坐得更稳,不管是急速冲锋,还是激烈的近身搏斗,都不用担心轻易跌落。另外,在马的一侧,增设一个上马扣,能让骑手更好地借力,脚踩在上面,上下马发力更加自如,在操控马匹和挥舞兵器时,能发挥出更强的力量。这样一来,即便是伤员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,也能自己上下马,大大提升了我军骑兵的作战灵活性和持续战斗力。”
卫青听着赵充国的讲述,不时微微点头,眼神中透露出思索的神情,心中暗自思量着作战计划的可行性。厅内一时陷入沉默,每个人都在脑海中仔细权衡着各种方案,仿佛都能听到彼此紧张的心跳声。
良久,卫青站起身来,身姿挺拔如松,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,大声说道:“此次北击匈奴,关乎我大汉国运,诸位务必全力以赴。各部需紧密配合,发挥各自优势,给匈奴以沉重打击,保我大汉边疆长久安宁!”
他的声音犹如洪钟,在议事厅内久久回荡,充满了令人振奋的力量。众人齐声应和,声音震耳欲聋,在厅内回荡,充满了必胜的决心,似乎要将这凝重的气氛彻底冲破。
第二次议事: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