们正常上工,是不是真有其事?”
“你怎么看待8工过程中工人内部爆发的冲突和流血事件?”
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,曹如秋却面不改色。
“在回答各位的问题之前,我想先问大家一句,各位有没有切实了解过江宁的矿工,有没有和他们交流过?”
“当然有。”
一名记者朗声道。
“你是晨光日报的记者吧,我记得你们报社的文章,大部分内容还算客观,那就请你做代表,回答我几个关于凤塘矿场的工人的问题吧。”
“没问题。”
对方看上去很年轻,估计当记者也没有几年,面对曹如秋的邀请,他没有丝毫犹豫站了起来。
“你知道江宁大多数矿工是什么出身么?”
年轻记者有备而来:“一多半是崇岛战争后涌入江宁,无家可归的赤贫者,还有一些是周边的农民。”
“那一名矿工平均年龄呢?他们能打几年矿?”
“最小十几岁,最大的,能有四十岁吧,能打五年到八年。”
“那八年之后,他们去干了什么?”
年轻记者顿时犹豫起来,随即坦然道:“这个我不了解。”
“他们的妻子和儿女做何营生?”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