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sp;
再说,这本奇书上还寄托着兵解成仙的三分希望,也不能不担待一二。
\n
日志中有不少的内容都被涂抹上了墨水,按下面的注释,说是根据什么“隐私规则”,不显示敏感信息。皇帝倒搞不明白隐私规则的意思,但也猜出了是奇书在蓄意掩盖主人的身份。出于对仙人未知神通的忌惮,真君左思右想,也就不怎么敢在搜查上逼迫过甚,免得闹出事来。
\n
再说,要是真能蹭一蹭兵解的机缘原地飞升,那将来就是天界的同事了。同事之间,总不好把关系搞得太僵嘛!
\n
而且,日志中提供的某些猛料,也比锦衣卫查访来的还要详细,更能打动皇帝的心弦,确有其独特的妙用。前日皇帝再次研读书中怒斥地冒烟的一段,便发现地冒烟居然用赃款在海外淘了一尊举世罕见的羊脂玉塑像,埋在院中做他日买官之用。皇帝琢磨了数日,觉得清凉殿委实有点空旷,也恰恰要这么一座玉像装潢装潢,决定尽快安排抄家的事宜。
\n
·
\n
挥退李再芳之后,皇帝施施然取出书册,打算再研究研究地冒烟及同党的抄家名单。谁料书册微微一热,平空又生出几页来:
\n
【今天收到邸报,许少湖果然指使人上折子议论勤俭为政的事情了。哎,千躲万躲,还是躲不过这一遭。】
\n
皇帝抬一抬眉毛,翻了一页。放平心态之后,他还是对这种吃瓜式更新很感兴趣的:
\n
【本来勤俭也没有什么。但在老道士治下的政治气氛里,又怎么可能妥妥帖帖的搞勤俭治国呢?后来声势日甚,闫党以退为进,干脆就让清流接管了财政,设法节省开支。
\n
接管财政当然很爽,但事情却实在难办。上面的老道士要用朱砂黄金抹粉写青词;下面司礼监管着织造局,中间还有许阁老家几十万亩的水田要养,这开支哪里节俭得下来?清流撞来撞去,只能挑软柿子捏一捏。皇帝两个皇子可能继承大统,他们不敢擅动,就干脆削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9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