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
以幽北为首的三北之地烽烟未断,关原粮仓身系北三防之安危,虽有储备余粮,却不可轻易向外借调。
\n
皇后季氏掌玺代政,力压九位相执开关原粮仓的主张,下旨从国南一十八州调来半年存粮,北援靠商州粮养活的国北数州。
\n
至于国南诸州调粮后,将会于次岁下半年出缺的粮食,则由国南诸州的贸易盈利来填补。
\n
对此,朝廷下旨,要江州水氏织造承担十五万匹甲等丝绸生产量,澈州付氏织造承担十万匹,其余几地分摊余下的五万匹生产任务。
\n
三十万匹绸缎织锦的商贸获利,正好可以弥补购粮资金之不足。
\n
以江宁为首的八大城临江通海,丝绸、茶叶及瓷器贸易兴于番邦,生意做起来时,白银入账如流水,国库三成收入来源于此。
\n
用丝绸茶叶和瓷器从番邦挣来足值金银,再拿着金银去友盟邻国购买平价粮,以充国南民腹,这本是极好的打算,熟料人算不如天算。
\n
今岁,天狩三十二年,四月,国南被雨,多地决堤,大水冲毁成片成片的稻田,漫淹了成座成座的蚕庄。
\n
天狩三十二年五月,国南暴雨,连淹江、澈二州,灾县十六座,难民三十万【1】。
\n
江州遭灾最为严重,近二十万灾民涌向首府江宁城,兼任江、澈二州巡抚的总督都使曹汝城,月前因沿海倭乱平定事宜,被宣往大邑,不在江州。
\n
面对灾民的大量涌入,江宁府的赈济日渐不支,城内发生数起灾民哄抢事件,伤及城内百姓,全权代理江宁庶务的承宣布政使史泰第,边向朝廷上折求援,同时令都指挥使申悯农,调派江宁守备军,围了江宁六门。
\n
一时之间,烟柳画桥的江宁城,陈利兵而谁何【2】,城内外百姓人心惶惶。
\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