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她浑身上下一共只有十三块八毛一分钱,家里也不富裕,拢共还有一百五十块的存款,那是她爸留下的。
种地除了吃饭,剩不下什么。
她都退学了,也没有门路去工作,总要给自己找个挣钱的事儿干。
这会儿是九月底,恰好到了秋天,北方的杨树榆树等树下都会长野生平菇。周渔回来的路上,和于素芬他们闲聊的时候,就问过现在的政策,明明改革开放了,他们村怎么还是集体种菜。
于素芬说旁边村里早就分了,干什么都有,还有去卖菜的。现在有管的,但逮不着也没事。另外,他们村如今也有消息要分田到户了,到时候,也是自己种菜去卖。
周渔就想着卖蘑菇。
她看过夏国蘑菇种植的相关资料,她记得在80年代初,高产的平菇并没有被推广,供销社里卖的都是草菇。
草菇这种蘑菇喜欢高温高湿,在南方比较好养,在北方及其受限制,一般只有夏季供应,量也很少。
用于素芬的话说:“供不应求,可跟我们养韭菜不一样,韭菜是知道产量大,生病了所以影响产量,我们压力就大。草菇大家都知道产量小,催也没用,这东西就不适合北方生长。”
她老羡慕呢:“养草菇的那个小队可轻松呢,产出少但贵啊,一斤收购价就足足四毛钱,是最贵的菜了。”
夏天都这么贵,如果是冬天呢。
于素芬可说了,他们村的韭菜夏天两毛六一斤,春节两块六一斤,春节的时候,大家已经吃了半个冬天的萝卜白菜了,谁不想在年夜饭上多个花样,蘑菇肯定受欢迎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