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银簪,瞬间化为晶莹珠滴。她蓦然望见远处观光塔上映出《蚕织图》的生动投影,古蚕妇身影与现代机械臂在夜幕中交织,江对岸,昔日老缫丝厂的遗迹正蜕变为丝绸博物馆,其外墙镶嵌着钱程祖父当年深埋的残缎遗韵。梦莹心弦微颤,仿佛目睹历史与现实在光影交错间相融,那份对蚕桑的执着情感,宛若坚韧之丝,绵延三代人的心血与汗水。她轻扬嘴角,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坚定,深知这份传承,将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。
雪越下越密,智能桑园的保暖系统自动启动,暖光从每片桑叶的脉络间透出,像给整个桑园织了一件发光的茧。梦莹忽然明白,所谓丝绸的经纬,从来不是简单的横竖交错,而是时光与记忆的缠绕,是传统与现代的共振,是无数个像赵一歌、钱程、张恒这样的人,用掌心的温度、眼中的星光、未说出口的牵挂,共同织就的、永不褪色的茧。梦莹轻步走向桑园深处,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回响上。她抬头,夜空中星光与暖光交辉,仿佛看见祖父的微笑,母亲的期盼,还有自己心中那片永不凋零的桑田。这份坚守,不仅是技艺的传承,更是对故土深深地眷恋。她闭上眼,心中默念:无论岁月如何变迁,这份情怀将永存心间,如丝般绵长,如茧般坚韧。她睁开眼,仿佛穿越时光,与这日新月异的科技并行,内心依旧如初见般鲜活。她深知,岁月流转,世事更迭,唯有这份情怀,如同柔韧的丝线,紧紧缠绕在每个深爱这片热土之人的心间,历久弥坚。
当零点的钟声从嘉陵江上传来时,三人的手机同时震动——是张恒发来的设计稿邮件,主题栏写着:《致所有让丝绸呼吸的人》。附件里,那个奔跑的少女剪影旁多了行小字:“每个茧都是时光的琥珀,而破茧的勇气,藏在每根愿意与世界共振的丝里。”梦莹的眼眸中掠过一抹温柔的感动,嘴角不经意间勾勒出一抹浅笑。她轻点屏幕,回了一封简短的邮件:“感恩同行,不负韶华。”夜色渐深,桑园的暖光依旧温柔,她转身走向工作室,心中那份对蚕桑的热爱,如同江水般绵延不绝,照亮了她前行的路。钟声悠扬,梦莹的脚步轻盈而坚定。
雪落在老蚕匾的“梦”字上,落在智能茧盒的荧光丝上,落在顺庆米粉的汤面上,也落在三代人掌心的茧纹里。南充的冬夜,就这样在丝绸的经纬间,温柔地裹住了所有关于过去、现在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