斗粮就行了。”
“等秋收的时候,忙不过来,可以请人做日工,按天计。”
李逸没放太大心思在田里,他现在都很少去看自己的庄稼。
“三叔,我给你做点干粮吧,”
“不用,明个到了县里后,会管饭的。”
李逸坚持要给罗三做些干粮带上,罗三说明天就要出门了,现在再做麦饭也来不及了。
此时一般干粮就是麦饭。
把脱壳的小麦先蒸熟,然后再晒干,吃的时候水泡一下就能吃了。简单点的,不需要多复杂,先蒸后晒,晒个一两天干了就行。
而豪华点的会在里面加上坚果或是蜜汁,还会加盐等。
更有能储藏更久更便携的麦饭,取小麦一石,蒸熟晒干,然后再蒸再晒,如此反复十次,最后得到二斗干麦饭,食用时每次取一合,就能果腹。
这种十蒸十晒的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坏。
大唐府兵出征,就要求自备麦饭九斗。
一般百姓去服丁役或出远门,也会提前备好些麦饭做干粮,罗三没备,是家里现在缺粮,先前已经断粮了,还是李逸借了他一石小米,他打算饿着肚子去长安,粮食都留给三个孩子。
李逸打算给罗三做点干粮,甚至给这次村里四丁四中都做点路上吃。
锅盔、光饼、棋子、麦饭、炒粉、炒米等记忆里的行军粮,他最后觉得还是炒米比较方便,时间上也来的及。
不过炒米最好是用硬糜子,糜子分软硬两种,做炒米用硬糜子,也叫黄米。而做糕点、酿酒则用软糜子,也称黍米,大黄米,软黄米。
糜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