边喝边思索。
如果说刚开始收到捷报时,他还觉得李逸是运气好,可现在他已经不这么认为了,
刘六儿投降看似是李逸运气好,细想却也是李逸稳打稳扎经营的好,要没有他稳住灵石,没有他及时分兵进驻永安堡,没有于筠带兵袭击离石胡的粮道,没有李仲文带兵撕开防御,进入浩州城增援,
也就没有刘六儿一连串的失败,导致最后走投无路要投降。
破贾胡堡擒黄子英更不是偶然,李逸在李仲文前军尽没后,没有犹豫停顿,反而时抢时间急行军至霍邑,先稳住此城,然后找到了韩侯岭这条道路,
不经雀鼠谷,绕到了北面,占据灵石城,再增兵阴地关,把想继续伏击李逸的黄子英反给困在了雀鼠谷贾胡堡。
围困两月,这才有了后面虞闰跟黄子英的矛盾,才有了李逸派兵破堡。
现如今,李逸又带着拼凑的两万人马,解浩州之围,再招安石州刘季真,
每一步,都不是运气,那都是精心计算过的。
这小子,以前真是太小看他了。
同样是十七岁,齐王元吉坐镇太原,手上精兵三万,粮草可食十年,结果只敢把兵都龟缩太原城中,坐看着一座接一座城池被差不多数量的敌人各个击破。
而李逸从半路和李仲文分兵,到李仲文前军九千精锐尽没,之后的这一连串的行动,每一步其实都是在冒险,都是如履薄冰,
但他一步一步的却在那么坏的局势下,硬生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,把整个吕介浩的局面重新打开了。
他李逸硬是靠着手里的五千来府兵和六千辅兵,
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于将倾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