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,赵德昭也不去管赵匡胤最后答应还是不答应。
过几日后,明州知州李穆送来了消息,已是将林立藏在翁山县岛屿上的金银珍宝统计完毕,不日也会装车送来。
统计下来的结果让赵德昭不由咋舌,光是金银加起来就有六百万两,再加上其他珠玉古玩,价值怕是得有个七八百万。
这可就一家走私商,所有加起来也不过就一百多人的走私商啊!
这日朝会,便说起了如何处置他们的事来。
薛惟吉因为全程参与了此事,故他虽然只是个小小的市舶司提点,但也获许上了朝会,先是将走私案原委、以及抓捕过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。
朝堂上的薛惟吉神色板正,完全没了长待市井沾染的一股子痞气,诸多官员听着看着,眼神便不由朝薛居正瞟了过去。
原先还以为薛相过继的这个儿子是个纨绔,可眼下看着,薛相当真是大才,虽不是亲生,但这一板一眼的架势,以及出众的口才,加上果断的形式风格,说出去不是薛相的儿子,有谁相信?
“臣以为,林立也算将功赎罪,死罪当可免!”薛惟吉最后朝赵匡胤说道。
“臣以为不可!”
朝堂上提出一个提议,有人说好,自然有人说不好,说不好的人也不一定认为不好,大多数是想体现自己的忠心,也让皇帝知道,自己不是领了俸禄不做事。
说话的是刑部一个官员,此刻他挺直了胸膛,义正言辞道:“我大宋市舶司开办不久,便有走私商敢在大宋地界行如此违法勾当,定然要狠狠惩治才好,要不然,不止翁山县,附近海域的走私商可要愈发猖狂起来了!”
“这话是没错,”户部有官员站了出来说道:“只是林立将全部身家交出,若我大宋还是将其斩首示众,岂不是显得我大宋毫无胸襟?再者说,他们从前在翁山走私,彼时可不算我大宋境内。”
“难道仅仅罚没财产便好?若是如此且看着吧,这些走私商要知道最坏的结果就是罚没资产不会危及性命的话,他们行事定然愈发猖獗。”
财帛动人心,古往今来都是一样。
《资本论》中有写,当利润达到10%时,便有人蠢蠢欲动;当利润达到50%时,有人铤而走险;当利润达到100%时,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;而当利润达到300%时,甚至连上绞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