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都知道,而最后也只能通过大理寺公布案情,一切功劳归于大理寺。
不过王仁瞻不是短视的人,他知道眼下得了殿下的信任,与今后仕途会有多大助益。
“行了,本殿下还得入宫参加鹿鸣宴,这几日辛苦,请兄弟们喝酒!”赵德昭从腰间摸出几片金叶子递给王仁瞻。
“下官不敢,这些都是武德司职责!”王仁瞻忙退后几步。
赵德昭不跟他客气,将金叶子塞进王仁瞻腰间,“正好鹿鸣宴选出了今年的进士,朝廷啊,也该换些新鲜血液了!”
看着赵德昭离开的背影,王仁瞻隔着腰带摸到里头的金叶子,忍不住“啧”了一声,“丢了西瓜捡了芝麻,这些人啊,还是太小看殿下了!”
说罢,吹着口哨迈步走了出去,今晚上叫上兄弟们,可得好好放松一下。
三日前,殿试结束,经过考评后,选出了此次春闱的前三甲,状元为安守亮,榜眼为乐史,探花为向敏中。
王祐之子王懿排在第九位,李沆在十位。
能在五千余人中脱颖而出,已经是件特别了不起的事了,更何况排在前十。
王祐虽然捋着胡子说“侥幸”,可谁都能看清他眼中的得意之色,为其担忧了十来日的心终于可定了。
今日鹿鸣宴,新科进士俱在宫中紫宸殿饮宴,再过几日等吏部授了官,他们就是大宋真正的官员了。
赵德昭没跟吏部客气,他直接点了李沆和王懿二人入太子府,一个为左春坊左庶子,负责文书起草和礼仪安排,一个为右春坊右庶子,负责太子府人事考核与财务支出。
李沆为左,王懿为右,这二人的官职便这么定了下来。
安守亮为状元,直接入了翰林院。
向敏中授了吉州通判,去地方历练一番。
特别的是这个乐史,赵德昭看到他的那一刻,便认出他便是开考那日在贡院门外被人拦下的那个江南国文士,古代考进士可不是容易的事,但也不足为奇。
难得是他竟然能一枝二春,两朝折桂。
因他这份特别的履历,赵匡胤也很是看重,点名他为著作佐郎,这个官职比状元还要高几级,不过状元并没有话说,若因乐史这个身份,朝廷直接给他赐官也是可以的。
今日的鹿鸣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