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宁元年,暮秋。
洛阳巍巍帝阙,长乐九重深宫。利刃般的夕照刺破了天上红云,也刺进了宫墙中每一道裂缝。每一座殿堂,每一扇朱门,都在黄昏的阴影中沉寂无言。
日影西斜,风声萧瑟,卷起落叶,也卷起了大汉王朝的百年风雨。血红枫叶随风而起,亦随风而落,没有随风而去的,是黄昏中凝集的肃杀之气。
洛阳十字街西北的都亭驿是帝国最大的驿站。山门巍峨,高耸入云,门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。步入山门,眼前豁然开朗。厅、楼、亭、台、榭等各类建筑错落有致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。厅堂内,官员们忙碌地处理着公务,书吏们埋头书写,一片肃穆之气。楼阁之上,窗户敞开,驿卒们正在整理信件和公文,准备分发到各地。
在驿站的马厩里,百多匹马儿或站或卧,有的在吃草,有的在打着响鼻。驿马和传马分栏而养,驿马膘肥体壮,毛色油亮,随时准备执行国家紧急公务和军事情报的传递;传马又称“长行马”,相对瘦小但耐力十足,主要用于长途非紧急情况下公文传递,或载送使臣、官吏及其家属、行李等。
驿站的通行凭证——符传和驿券,在驿站的管理下有序发放。官员和使臣手持凭证,匆匆而来,又匆匆而去。
四条重要的驿路从都亭驿辐射而出。向西通往长安的两京驿路,向西北延伸至中亚地区;向南至襄州的洛襄驿路,从襄州可南达岭南,西通巴蜀,东下吴越;向东至汴州的洛汴驿路,从汴州至东,通往东方广大的地区;向北通太原府的洛太驿路与通往魏州的洛魏驿路,从此两地可到达北部广大地区。
平日里,身穿统一服色的驿卒鸡鸣即起,或骑马或驾车,携带着公文与信件穿梭在驿站之间,构成了帝国血脉的流动。
门外的大型广场上,铺设着整齐的青石板,足以容纳数千人集会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