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统率“三知州、六长官司、五十八旗、三百八十恫”的大土司永顺彭氏的归附,令大明在鄂西的统治愈发稳固,也令永顺彭氏的同族保靖彭氏更加孤立。然而保靖州宣抚使彭鼎却不敢降,只一个劲儿地向大清朝求援。
保靖州流传的《酉水船歌》是这么唱的:“李闯王,不顺路,战火烧的沙山埠”唱的便是保靖土司与东的血海深仇。想当初清宁南大将军阿尔津、恭顺王孔有德率大军至辰州,原本世代忠于大明的永顺彭氏和保靖彭氏迫于压力归顺清廷。后孔有德、尚可喜、耿继茂三藩兵进攻广东和湘桂,忠贞营不敌从庆远败退鄂西,途经保靖。为向清廷表忠心,彭鼎之父、上任保靖州宣慰使彭朝柱调集麾下各旗土家族、苗族土兵日击夜伏、顽强抗击,清军也发兵救援。双方在沙山埠大战,忠贞营统帅高必正(高一功)被彭氏伏兵用毒箭射死,余部在李过义子李来亨率领下撒至夔东。射杀高必正那日的情形,彭鼎记忆犹新,鲜血染红酉水,处处皆是尸体这如何敢降?
听闻保靖彭氏不肯归顺,已至不惑之年的李来亨神态平静,此种情况早在其预料之中。他已不再是十六年前的那个青年,而是大明的江陵王、成熟的政治家,若保靖彭氏肯降,以前的恩恩怨怨不提也罢,若不肯降,哼哼~便让孤为当年在沙山埠战死的忠贞营将士们报仇雪恨!
于是他命荆国公王光兴、总兵邓秉志、杨洵领兵两万屯于石牙关,打算沿酉溪而下攻取保靖。作为一名老练的政治家,他想攻占保靖州并非单纯为了复仇,临近石砫、酉阳的保靖、永顺地区地形险峻,得之可为岳州、施州之屏障,且当地民风彪悍纯朴,当地的土家族、苗族青壮悍不畏死、是极好的兵员。若能控制两地将大大增强夔东的实力。
收服永顺后,攻取保靖本已是箭在弦上,不料卫国横插一脚,摆出攻打荆州之势。不论是真是假,眼下都不宜对保靖动刀兵。
“殿下说的是,君子报仇、十年不晚,暂饶彭朝柱、彭鼎父子一命,将来自有报仇雪恨之时”,吴之奇劝道。
“嗯”,李来亨微微点头。
二人正议着,忽有亲卫来报,“殿下,毛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