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非独为蒙古复仇,亦为汉人雪耻耳。今爰整貔貅,会猎于夔东,何其幸哉!圣主有惜才之心,小王有倾慕之意,故修书于君,彰我朝廷之德。夫天下兴亡自有定数,满清以中华全力,尚不能挡大卫一击,君欲以夔东一隅以挡大国,岂不愚哉?若举兵归顺,朝廷待以虞宾,位列王爵。殿下饶毅果决,定能取舍从容。夔东安危,在此一举,惺惺相惜,书不宣意”。
这封信写得好坏且不论,关键是落款上的时间写的是“乾元二十四年(1667年)二月一日”,这时间乃是在自己斩杀卫国使团二十六人并将人头送给伪齐王之后。可伪齐王在信中竟丝毫不提此事,反而一个劲儿地夸赞自己。此獠真善隐忍!自己杀使送头,既有向夔东军民彰显誓死不降的决心,也有激怒伪王、诱其深入之意,不料此獠意如没事人般反温言款语地劝自己投降。如此人物真的会被区区几颗人头激怒吗?可若没有被激怒,敢孤军深入,凭借的是什么?
李来亨隐隐觉得伪齐王并没有中计,之所以敢率军深入,必有倚仗,要么是觉得卫军战斗力强可以少胜多,要么是还有援军?他仔细盯着舆图,目光扫射到钟祥后,猛然叫道:“伪王莫不是在等钟祥的胡茂祯和杨来嘉部前来会合?须赶在敌人援军赶到前尽快击溃之!”
不管对方是何打算,信还是要回的。沉思片刻后,江陵王挥笔疾书:“大明国江陵王李来亨泣血呈启大卫国齐王殿下:殿下谬赞,言明国人物,无出予右,既惭且愧。泱泱华夏,煌煌史册,岂乏仁人志士?君不见关云长、张公祺、岳武穆乎?至本朝国难,慷慨赴死者络绎不绝,纵有扬州十日、嘉定三屠,复何惧哉?予虽愚钝,亦有报国之志,碧血丹青,只铸明魂。殿下自称英雄,虚言相诱何如会猎于江陵?身已许国,唯余忠贞,其他弗敢闻,惟殿下实昭鉴之”。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