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诸多晶屏、光丝向外面行去。
无需太空衣和气密舱过渡,她直接打开了头顶透明的玄冰壁板,飘飞出了十数丈的距离,眼中紫华一闪而逝,便宛如受到了某股力量的牵引,弹射著来了轮新的加速。
不一会儿,施夷光就抵达了邻近的施工观测平台。
从这里望去,图塔蒂斯的庞然身躯几乎填满了视野,如同一个笨拙而庞大的舞伴,在幽暗的太空舞池中蹣跚旋转。
对於这颗小行星的改造,早已启动许久。
远处,数百艘工程舰船正忙碌作业。
它们外形粗糙实用,多为稜角分明的几何体,唯有功能性凸起和接口——少有人想像得到,这些舰船本是那些伴飞4179號的碎石,诞生於十数亿年前、二百余块大小不一、总质量达数百万吨的天然“卫星”群。
被间接捕获后,碎石们自然成为了隨取隨用的原料,逐渐改造变作了此等器物。
它们在附近的空域穿梭不息,时而喷吐蕴藏太阳真火的金线执行切割与焊接,时而以长达数丈的凝练剑罡精確剖开顽固的岩体。
或对初步熔化的矿石进行塑形,剥离多余部分,或进行深入雕琢、刻划符文。
舰体移动时拖曳出的尾跡,霞光般的淬炼余暉,在真空中交织成一片片短暂存在的、炫彩熠熠的霞光云靄,跟更远景的大气层高处被巨大天体扫过激起的浅橙色气辉彼此相融,仿佛增添了一抹幻境般的色彩。
被熔化的岩矿並未飘散,而是在无形阴阳气场的引导与控制下,被缓缓拉伸、延展、锻压,逐渐勾勒出一个略显朦朧的薄壁圆筒雏形:长约九千米,直径超一千八百米。
这正是奥尼尔圆筒的初期形態,旨在最终成为一个巨大、自给自足的人造世界,通过绕中轴旋转以模擬重力,內壁將铺就土壤、承载山川河流、构建城市与田野,成为数十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