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在正面战场拯救世界的努力,都是徒劳且无谓的牺牲,甚至可能加速最终的清算。”
“理念的衝突无法调和,这批人最终选择了静默地叛离秘党,他们自称为“末日派”(the
dooayers),带走了部分珍贵的研究资料和炼金遗產,悄然隱入歷史的暗面。”
昂热缓缓道:“他们最初的活动基地散布在中欧与东欧,利用战后的混乱局势,开始缓慢而坚定地渗透进魏玛共和国、以及后来的纳~卍~德国的科研机构,更將触角延伸至正在崛起的苏维~埃~联盟。”
“往后的数十年里,当我们沉浸在终结了两次大战的和平假象中时,被视为懦夫躲在暗处舔舐伤口的末日派,却利用了苏德的工业潜力和不受约束的科研环境飞速发展,收穫了资源、人才以及……避人耳目的广阔空间。”
“凭藉著对歷史的『洞见』,他们在铁幕的两侧,利用冷战的军备竞赛和太空竞赛作为绝佳的掩护,耐心地汲取著双方的尖端技术成果,尤其是……核能、航天,以及计算机。”
eva適时地投射出新的档案:模糊的设计图纸,標记著俄文和德文的注释;一些穿著老式苏~联军服或白大褂的人员档案,其背景信息经过红色高亮標註,均指向与已知末日派成员存在隱秘关联。
“上世纪60年代,『冰镐计划』正式启动,科罗廖夫的设计局里被填满了隱藏身份的混血种,也就是从这时起,”她的语调依旧平稳,但內容却惊心动魄,“他们开始系统地利用航天探测任务,寻找……龙族文明可能遗留在地外空间的痕跡或潜在的避难所。”
“真正的转折点,发生在这里。”
eva调出了一幅新的照片——那是由早期苏联探测器传回的金星雷达测绘图像,粗糙的黑白图上,显示著令人费解的、极其规则的巨大几何结构,散布在广袤的高原上。
“1970年,苏联的『金星7號』首次软著陆成功,但传回的数据被严格封锁。后来陆续的探测,尤其是雷达测绘,揭示了一些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