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过头去憋笑。
德行优者赐其车马,孝道备者赐其秬鬯。李明达挑出这两件用物,分明是在反讽李嗣源。
降臣念道:“‘君者安天下,吾辈护君安。吾当以檀州为屏障,为君挡却漠北一路兵马。’嗯,小姑姑准备去檀州,石敬瑭与述里朵就是在那里密谈的,若说契丹准备从那里借道也不无可能。”
李云昭担忧之心,见于颜色,抬眼看了一会儿降臣,慢慢道:“檀州与岐国远隔重山,无论是士卒和辎重,我都没法及时补充给她,她的处境可危险得很了。她何必离开洛阳……”说到这里,她便说不下去了。她若是拦着阿姐不让她去檀州,只怕她要大发脾气,和她怄气。
她清楚地知道李明达和她是一类人,所以她们是知交,是姐妹,亦是同谋。
慨然抚长剑,济世岂邀名?
她们都不是那种嘴上关心着苍生大道,内心却拒绝亲历红尘疾苦的人物。
她作为岐王,为民守土,责无旁贷,李明达作为大唐公主,便忍见金瓯染血、生灵涂炭么?贵为宗室,哪怕人生中只有几年光阴享受到特权,那也比这世上大多数人活得滋润得多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出则车马,入则宫室,这不都是百姓的血汗么?哼,下民易虐,上天难欺!难道自矜身份、耀武扬威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太宗之后、帝室贵胄,跌落尘埃、与民同哀的时候就觉得回天乏术、不可担当?
只是阿姐她孑然一人,如何抵挡千军万马?李云昭嘴上不说,担忧之意,见于颜色。
降臣抬手按了按李云昭的肩膀,一点也不为李明达担心,“檀州是不良人总舵,小姑姑对不良人也有存亡继绝之恩,他们应当会全力相助。当年武皇陛下在位时,营州作乱,契丹李尽忠、孙万荣与武周军队在檀州大战,最终是武皇陛下的军队大胜回朝。看来这檀州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