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吏听到这里,三魂七魄才回到了身上当即连连点头道:“是,是,小人一定记住,两位司君慢用,小人告退!”
“慢着!”上首赵南星叫住了对方,然后对顾宪成道,“这几日司里上下忙着修订访单的事着实辛苦了,这外头天气冷,今日就破个例,每人喝些小酒暖暖身子吧!”
顾宪成点了点头道:“照着司君的意思去办吧!”
堂吏称是这才离开了屋子。
赵南星对着一盘东坡肉道:“这小吏毕竟也是费了些心思。”
顾宪成道:“我只是担心弊生啊!”
赵南星点点头道:“京察就要到了,历数历次京察,台省都有陈言,这一次也不例外,还未京察就有言官上疏,每次京察访册都不书四司属官之名。”
顾宪成道:“此中意思,还不是科道欲分吏部之权,其实每一次访册我们吏部皆与吏科都给事中,河南道掌道御史共访,书写名字实多此一举。”
“对了,吏科都给事中钟叔濂还未给我们回音?他不是你的同年吗?”赵南星问道。
顾宪成道:“钟叔濂自入朝以来,一直与林侯官走得很近,想要让他站在我们一边怕是不易。”
赵南星道:“这也是无妨,毕竟科道只是咨询以访单,但真正定去留的却是在我们吏部考功司。”
这里说一下京察的流程。
京察乃六年一次考察京官,一般是朝廷委托给吏部,都察院。
但是两边堂官为了避嫌(担心清议舆论的抨击),实际上的操作,却是吏部考功司,吏科都给事中,河南道掌道御史三方共商,但是吏部考功司,吏科都给事中,河南道掌道御史为了表示公正,则又会将权力下放给吏部四司,给事中六科,十三道监察御史。
具体操作流程,是吏部考功司开列出被考官员的名单,每名官员一张访单,然后汇集成册,称为访册。
然后访册交到吏科都给事中,河南道监察御史的手中,让他们对访单上的官员加以咨询,审查。
这审查方式就是给相关的科道官员在访单上,根据他们自己的风闻或者是亲眼所见匿名写出对这名官员的评价。
然后由吏部对访单进行收集,此称为会单。
会单后,由吏,科,道三部堂官给出一个综合的处理意见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