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东外路,也就是世人所称的东宫。
令皇长子居东宫的消息一出,闻此百官无不欢呼雀跃,甚至面朝东宫的方向叩拜。
而皇长子也不用住在深宫之中担惊受怕,终于可以有寝宫可住。
同日天子还令内阁选合适官员于慈庆宫内教导皇长子出阁读书之礼。
到了这一步,百官心定。
王锡爵顺利回阁理事,再无官员整日堵门,连动用五十万太仓银为天子重修巩华宫一时也无人计较。
王锡爵回阁后,当即点唐文献,焦紘,李廷机,孙承宗,邹德溥,全天叙六人教导皇长子礼仪,众所周知这六人以后就是皇长子讲官。
在宫人的指引下,孙承宗走过石桥,再自礓磋慢道上经三重门,走进慈庆宫。
这慈庆宫有殿阁房两百余间,屋顶上统一覆绿琉璃瓦,按五行之说,东方属木,青色,主生长,故而东宫所用琉璃瓦多覆以绿色。
以往也有太皇太后暂时移居慈庆宫之举,但一般而言,宫里大体还是以东宫指太子,西宫指太后。
孙承宗来到正殿,但见殿上打扫十分干净而且窗明几净,几十名宫女太监在殿上伺候着,殿旁小室内的帷帐后,隐约可以看见一道瘦小的身影默坐在蒲团上。
然后一名宫人走进帷帐后说了几句话。
随即帷帐打开,一名十三四岁的清瘦少年走了出来。
孙承宗当即行礼道:“翰林院侍讲孙承宗拜见殿下!”
皇长子闻之是孙承宗脸上露出了笑意,但随即看了一眼一旁站着的宫女太监仍是淡淡道:“免礼。”
孙承宗道:“今日鸿胪寺演礼,殿下有任何不明白的都可以咨臣。”
皇长子道:“有劳先生了。”
“臣不敢,殿下是天子之子,无需向任何人称谢。”
下面孙承宗尽心教导皇长子出阁读书之礼仪。这是皇长子第一次在百官面前亮相,所以务必再三慎重。
孙承宗虽是尽心尽力,但却觉得皇长子有些心不在焉,对于动作领悟得很慢。他有些不满意,但不敢丝毫动气于面上,只是再三强调‘礼为天下的规范,殿下一举一动都应合乎于礼,万万不可有所疏忽’。
听孙承宗这么说,皇长子露出歉然之色,孙承宗闻言也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