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sp;不过出去抽烟之前,他也听了陈雨桐的莫扎特快板开头,只能说不错,但还达不到惊艳。
想把莫扎特的开头弹出惊艳感,包括孙文君和何家明在内,这帮孩子有一个算一个,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。
但是回来之后,他马上就被陈雨桐的肖邦作品吸引了。
吸引他的是琴声里就好像是攒着一股情绪。
攒着情绪这本身就是一种情绪,音乐一旦有情绪,它就活了啊。
李安就被这活灵活现的音乐一直往前带往前带,都把即将登场的小车暂时抛之脑后。
直到这首革命响起,那股一直被攒着的情绪一下就爆发了。
是开篇就爆发。
非常符合革命这首作品的特点。
再加上自身扎实的触键和弦大跳技术,这首曲子就有了。
音乐有了,情绪也到了,还是最后一首作品。
一切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。
此刻就连革命这个标题都让人感到多了几分意味。
如果让李安从客观来评判,综合来讲,陈雨桐的水平是逊色于孙文君的,大概与何家明打个平手。
但从出场顺序以及作品带来的现场效果,这种差距在李安的主观意识中被抹平了。
换句话说,如果李安是评委,他给前面的孙文君打了9.7分,那他此刻也应该给陈雨桐也打9.7分。
可又有一个问题,如果李安是评委,他绝对做不到给两个孩子打相同的分。
这涉及他的评分标准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1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