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巴赫三部创意曲,属于她和老师的三部创意曲。师:“琳琳,音乐是一种空间艺术,它具体可以多么立体,绝对不取决于演奏者能把它想象到多少立体,而是取决于演奏者如何调配音符。”
生:“还是音符。”
这段对话来自缺一个月亮的下午,师生二人的日常课堂一角。
这堂课李安用画画举例,为小车描述了三部创意曲应该怎样去在复杂的和声中进行发展。
如果没有月亮,夜色不会显得宁静。
也就是在这节课上,小车第一次体会到了音色对于音符的重要性。
当和声要素占优势时,音的层次不容易被分清,这时音色就起作用了。
正如此刻现场呈现的三条声部旋律线,在她灵巧的双手中既得到充分展开,同时又显得十分紧凑,给人如纷至沓来之感,如水晶般清澈。
聆听着这样演奏,就连最苛刻的评委也不得不承认,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把一部巴赫三部创意曲弹到如此地步,实在是不可多得。
不仅如此,在最后这首作品的展示中,他们还听到了01号选手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,与钢琴最直接的触碰对话。
这种对话之下,是一种纯净至极的音色感。
音乐行至三分之二,其间没有任何演奏设计的痕迹,也没有任何情绪上的粉饰。
只有干净利索的落键收键。
这里还有一点令亚历克斯十分肯定的地方。
他听得出来,01号选手在这首作品中主动放弃使用大部分钢琴化效果,例如突弱突强。
这本该是01号选手的拿手好戏。
&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