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皇和臣子的意见,更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。
于是,他开始认真学习、思考都城之选的事情。
他查阅了大量的史书、地理志等资料,深入了解长安和洛阳的地理、经济、军事等方面的情况。
黄崇踏着清晨微凉的露珠,途径那巍峨庄严的太子宫。宫墙高耸,红漆班驳,透露出岁月的痕迹,而宫内绿树成荫,香袭人,却又显得生机勃勃。
他步伐稳健,心中却带着几分闲适,正欲寻一幽静之处小憩,却不经意间瞥见太子刘嗣的书房窗棂半开,透出柔和的灯光。
刘嗣端坐于书案前,身姿挺拔,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愁绪。
他双手各执一卷,一卷是洛阳的县志,另一卷则是长安的地理详图,两眼在字里行间游走,时而蹙眉,时而沉思,脸上不禁露出疑惑之色,仿佛被书中的内容搅扰了心绪。
黄崇心中好奇,轻步上前,站在门槛外,轻声问道:“殿下,为何如此专注地看这些书籍?”
他的声音虽轻,却在这静谧的书房中显得格外清晰。
刘嗣闻言,抬头望向门口,见是黄崇,便微微一叹,放下手中的书卷。
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疲惫,却又夹杂着几分无奈,仿佛心中藏着千斤重担。
“黄崇,你有所不知,昨日我被父皇召见,询问关于定都之事。”
他缓缓开口,声音低沉而有力,将皇帝召见时的情景细细道来。
黄崇闻言,哈哈一笑,那笑声在书房中回荡,带着几分洒脱和不羁。
“殿下是想错了,定都长安洛阳,岂是看看这些书籍就能决定的?”他边说边走进书房,随手拿起一本洛阳县志翻看了几下,然后又放回原处,动作轻松自如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