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最优解。
这是第一要素,如果是邓肯来,也是务必如此,因为拿下巴黎就是战略上的大胜利。
其次,西哥特王国拥有精锐的骑兵部队,他们很擅长突袭,只要不列颠王国前线失利,他们立马就能打到法兰西岛。
但是这个时代步兵跟骑兵的移动速度是没办法比的,真打到了巴黎城下,光靠先锋骑兵几乎很难攻陷城池。这个时代攻城除非说武力高到了邓肯的地步,再加上奇袭才有机会,否则便只能上攻城器械。
这样一来,西哥特王国的战线就会拉得很长。
最重要的一点,敌人的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脱节,对拥有上帝视角的邓肯来说,几乎到处都是漏洞和破绽。
此时,邓肯让巴尔顿先败三场,诱敌深入的目的已经达到。
随后就是一场大戏唱给托里斯蒙德看。
从头到尾,邓肯就没打算强攻意大利半岛,他最大的敌人只有西哥特王国。所以第三到第七主力军团全部都是在做戏,意大利半岛的城池是出了名的难啃,汪达尔人都是靠背信弃义骗城才攻入了罗马城内的。
真强攻的话,意大利半岛的一座座城池,帝国经营了数百年,全部都有高耸的城墙,必须上大量的攻城器械。
托里斯蒙德也是知道这一点,才敢放心进攻他们的后方。
从意大利半岛撤回来的主力只是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,让敌人将更多的兵力布置在里昂附近,不列颠王国的第四、第七军团,进入意大利半岛后围而不攻,目前连一座城池都没有打下来。
这出戏,一直唱到此刻,才是邓肯上场发挥的时间点。
此时西哥特王国的大军已经分成两路,一路在里昂拦截不列颠王国的主力军团,一路打到了巴黎城下,但是战线拉得太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2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