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冷风寒里,赵长年父子和赵德山有说有笑,赵德山一直是个豁达的人。
再说他不辖达也不行,父子不和的事情一直都有,有的族里不管事,父强就子受屈,子强就父受气。本来就受屈受气,要是本人还钻着牛角尖,那岂不是要气出事情。
他算运气不错的,得到族里长辈支持分家,还能得到村里行政说话人赵得林的支持,最关键的就是侄子赵长年愿意养他,他算是得意出家门。可他心里气不气,恼不恼?当然还是恼火的。
只能豁达一些,痛快一些,想办法让烦心事尽去,至少离的远些。
赵德山住进倒座房,给安秀挣到3分。原本赵长年想让他住厢房。倒座房在家里房屋足够时,大多住长工。
院内两间厢房,一间住进赵长茂全家,另一间临时住着赵得地夫妻。一间厢房三个屋,左右两个都带炕,赵得地那间厢房本就空着一个炕。
赵德山道:“瞅瞅你家院子倒有多大,别说北风天里大家都在正房吃饭说话,有人敲门听不见,就是春风传声,也没那么容易送进来。什么长工不长工,客人不客人的,我住倒座房刚好应门,有个事情做,也不算我白住过来一趟。”
赵长年只能答应。
他们后脚进院门,赵长茂安秀带着八百斤冻鱼也进来,匆匆吃了午饭,大家忙碌起来。
剖鱼的、洗鱼的、切鱼段的、炸鱼的和烧火的各就各位,另外还有宝妞和栓宝两个吃鱼的,和负责睡觉的赵长年喜妞父女。
安秀偶尔回屋,赵长年和她商议:“不是来财不懂事,哪有大伯住到侄子家的道理,德山伯表面没说什么,心里一定受屈,以后按月给他两块钱,你说行吗?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