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信风是是从赤道吹来的,越往北越弱。
所以,华夏的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和少部分热带季风,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。
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还好一些,没那么极端。
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东南亚和南亚,才是真的离谱。
尤其是南亚天竺,是季风的头一个登陆点,气候非常极端,要么暴雨不断,要么热得发黑。
天竺东北的乞拉朋齐,年降雨量高达两万毫米,是华夏首都四十几年的降雨量,被誉为世界雨极。
同样的,每年的四五月,雨季来临前,天竺则热得爆炸,天天四十多度的高温,有时候还会蹿上五十多度。
华夏的四大火炉在这样极端高温面前,简直是小巫见大巫。
热带季风的不稳定,让天竺的降水量呈现两极分化,要么暴雨成灾,要么干旱的连一滴雨都看不到。
因此,天竺比华夏更需要大量的水利工程,来扭转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。
正好大明的灾民来到大虞,这么多人需要安置,但也不能吃白食。
以工代赈,两难自解。
就安排他们去天竺兴修水利,等水利工程建好了,再把土地分给他们耕种。
身为皇帝,没必要什么都亲力亲为,只要身边有能臣,吩咐好了,让他们照着去执行也就是了。
宋玉玲和宋玉书领命下去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