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4月15日,空间融合剩余9天16小时)
地下五层的溶洞教室飘着淡淡的艾草味,母亲正用变异体甲片纤维编织防辐射香囊,每只香囊上都绣着幸存者的名字。苏寒站在全息地图前,看着地表十二个前哨站的光点依次亮起,每个光点都在向核心装置输送微弱的记忆能量——那是幸存者们主动分享的“锈迹记忆”。
前哨站废墟,修补的温度
老陈的焊枪在废弃中学的围墙上勾勒出锚形轮廓,他特意保留了墙面上学生们的涂鸦:歪歪扭扭的笑脸、未完成的几何题、用粉笔写的“妈妈我爱你”。这些被辐射尘侵蚀的痕迹,此刻在潜艇合金板的保护下,成为前哨站最坚固的防御符文。
“陈叔,这个给你。”穿蓝布衫的小姑娘递来块烤焦的饼干,边缘印着她用模具压的锚形,“奶奶说,焦痕是饼干的勋章。”
老陈的焊枪差点滑落,他认出小姑娘袖口的补丁,正是母亲昨天送来的毛衣改的。饼干的焦香让他想起2012年冬至,在潜艇里收到的、同样烤焦的军粮饼干,那时他正抱着苏寒的照片,在深海里度过第一个没有阳光的冬天。
医疗区,记忆的显微镜
王启明的载玻片上,张建军妻子的共生细胞正在吞噬血色纹章残留的能量,细胞表面浮现出不同的生活片段:父亲在暗河打捞潜艇残骸的背影、母亲在缝纫机前熬夜织毛衣的侧影、老陈在劳务市场假装挑选焊工工具的模样。
“这些细胞在自主收集记忆。”他对着录音笔低语,目光投向隔离舱里的血色纹章转化者,他们的梦境正通过脑电波投影在墙上,“就像锈星在编织自己的记忆库,每段不完美的日常,都是最珍贵的能量源。”
朵朵突然落在他肩头,结晶手指点向载玻片:“王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