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2章
答辩的对手
周浩然的两篇论文,都属于应用端。
属于别人提出了问题,他来解决问题。
这层次就低了不少。
谭教授说他会在全球top10的顶尖期刊上发表,其实就是排名第10左右的计算机刊物。如果是第九,会说top9,如果是第三,会说top3。
这跟论文的内容有关。
应用端的论文,的确不可能在top3级别的刊物里发表。
那必须得是提出问题的论文。
计算机领域里,还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未知领域需要探索。谁能把那片不可知的计算世界找出一些蛛丝马迹,谁才是真正的行业里的泰山北斗。
这就上升到了计算机理论甚至计算机哲学的领域。
大师们提出一个使命或者一个概念,给出一个可行性的幻想,后来者们根据他们给出的蛛丝马迹,去把他们的幻想给表达、实践、应用出来。
就比如后来称霸全球的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理论,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,相关的理论就已经出来了。后来这些产业的发展,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、算力的提成,一步步的把几十年前的理论表达、实践、应用出来。
尤其是神经网络的ai概念,还形成了一套“计算机与人”的哲学体系。
周浩然即便先知先觉,也没这种水平。
他这个“技术专家”,绝大部分的计算机技能都是应用端。
他的两篇论文,只是最末端的应用层面。
好在确实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1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