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
淳於琼於是给诸将下达具体的命令。
次日果然杀牛、杀羊,三军饱餐,又次日开始对易县继续猛攻,这些却也暂无须多言。
……
淳於琼给诸将下令的同时,东南千余里外的许县。
宫城外的杨彪,得到了刘协的召见。
同一轮初夏的太阳,许县的阳光较之易县外的阳光,好像是柔和了几分,并且吹动衣襟的风里,也没有易县城外的杀伐之气,更无血腥等等味道,可往宫中走去的杨彪,这会儿却颇有一种壮烈的感觉。
定许县为新都、拜荀贞为大司马,这两件事,都是事关汉室前途命运的大事,如果不能将之阻止,那么朝廷将来的结局,包括刘协将来要面对的命运,杨彪都已可清晰看到。
反对荀贞的朝臣,颇有人把荀贞比作董卓。
杨彪却很清楚,荀贞不是董卓,或言之,董卓远远不能与荀贞相比。
如果这两件事真的发生,那么荀贞就将会成为一个董卓、李傕、郭汜都压根无法相比的权臣!他在朝中的权力,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顶峰。
原因很简单,董卓、李傕、郭汜皆是武人的出身,荀贞不同,他是士人的出身。他的背后,是荀氏家族、是颍阴的士人、是颍川的士人,乃至是豫州、徐州、兖州、青州的大部分士人,也即,荀贞他并非只是一个有兵权的武夫军阀,而且他还是相当一大部分士族的代表。
董卓、李傕、郭汜等掌权朝中的时候,因为他们的武夫身份,可能还会不得不对杨彪等有所忌惮,不敢太过的恣意妄为,并因没有士人阶层的支持,他们就算能够喧嚣一时,但最终也还是一个个的难逃覆灭,可如果换成是荀贞,那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对此,只看现在朝中的形势,就能看出一二。
别的不提,钟繇、皇甫郦都等这些坚决反对董卓、李傕、郭汜的朝臣如今俱皆投向了荀贞,都且不提,只说就连司空赵温这样的重臣、名公,都已经站到了荀贞这边!那等到荀贞的权势再大之后,这整个朝廷会变成什么样子?还会有异见、异声么?恐怕是将成荀贞的一言堂!
“荀贞前在长安,上书奏请迁朝廷至许县时,我便反对,却奈何诸公贪图颍川富庶,多不肯从我言,而遂使朝廷迁徙到许。今挟歼灭袁术之灭,荀贞可谓图穷匕见!我所料果然不差,他又打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