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是否护礼当以追求实功目的去定天下之礼?”
弘历这些年也读了不少经学的书,所以也能举几个儒士的名言,而对朱轼继续发问。
朱轼很满意地笑了。
在他看来,十二岁的弘历能把举几个圣贤的话,能主动发问,说明是真的有在认真学。
为此,朱轼也就更加认真地说:“天生圣贤以为天下,未有功名不本于道德,亦未有道德而不发为功名者,为君者以求实功而定礼,本是立德!”
“为师先给你顾、黄、王、颜之学,便可知你当求怎样的实功。”
弘历颔首,他倒是没想到,朱轼支持加强控制是为了让皇帝可以建立更大的功业。
他对此不置可否,他只想知道,当朱轼这样的士大夫,发现自己将来也因此被皇帝限制得越来越严后,会是什么反应。
日讲结束后,雍正将朱轼叫了去,问着朱轼:“四阿哥学的如何?”
“陛下隆恩,臣能为四阿哥之师乃臣之幸,四阿哥天资卓绝、颇为笃学,更重要的是主动思考,非臣妄言,四阿哥恐将来成就不小。”
雍正听后颇为诧异,沉默半晌后,就笑着说:“那你好生教着他,让他明白,我大清要为天下认同,无大功于世不行。”
“臣遵旨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