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製造蜂窝煤,更多是为造福百姓,让大明百姓能熬过寒冬,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质。
由此带来的利润,被张延龄用在了继续开发煤矿、铁矿,以及冶炼钢铁上,再就是筹募钱粮运往南方,充作治河之资。
目前的张延龄,地位卓然,拥有极大的自主权……就在於他做的事,旁人都做不了,哪怕朝中文臣对他进行攻击,皇宫体系下的中官也想从他的生意中分一杯羹……但张延龄开设的赛道,不是他们想进就能进的。
门槛实在太高了!
张延龄能够赚取的银子,旁人连想都不敢想,更无法模仿,哪怕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,却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,长期下来的结果就是再也没人愿意斥资与张延龄展开竞爭,就算想从中分得一杯羹,也以巴结张延龄为主,力爭获得张延龄的认可,如此才有喝汤的可能性。
想吃肉?
不好意思,全看你们的表现。
京师內暗流涌动,隨著財富的再分配,一部分徽商很著急……尤其是李吾唯等在京师盘踞多年的徽商,在这次煤矿竞拍中他们多数没有参与,就算出席了拍卖会的也嫌价格太高选择了收手。
回头看到煤炭开採的利润无比巨大,甚至形成了一整条產业链,再想加入基本上已经不可能了。
政策方针已敲定,朝廷的保障工作做得极其出色,对商贾利益的保障非常全面,再加上各煤矿已有主,且短时间內朝廷不允许外包转让,让那些入局晚的大商贾追悔莫及,便尝试从別的地方运煤到京城来销售。
但因为煤的品质不行,加上运费昂贵,以及没有成型的技术,导致他们做不出合格的蜂窝煤,一时间进退两难。
对秦昭来说,就比较自在了。
最近她可说是事业顺遂,钱財真如流水一般往自家淌,更是收了个“女徒弟”孙程盈,至於好不好用另说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10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