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《少年文艺》于1977年7月复刊,现在正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儿童文学刊物之一,也正需要好的文学作品。
至于抄什么?高加林心中早就有了主意,那就是大名鼎鼎的《哈利·波特》,自己后世童年的神作!
《哈利·波特》(Harry
Potter)是英国作家J.K.罗琳(J.
K.
Rowling)于1997~2007年所著的魔幻文学系列小说,共7部。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(Hogwarts
School
of
Witchcraft
and
Wizardry)为主要舞台,描写的是主人公——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·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;第七本描写的是哈利·波特在第二次魔法界大战中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。
这本书也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小说之一,为罗琳阿姨带来了数以亿计的美元收入。这本小说也是网文同人创作的重灾区,随便一搜,就有几百本同人小说。后世的高林自然也跟过风,他写的同人小说情况还不错,够自己吃饭钱。高林自然也对该小说极为熟悉,抄起来毫无困难。更关键的是,J.K.罗琳虽然是1997年发表的第一本,但她在1991年就已经开始创作了,自己如果不抓点儿紧,在1991年之前传播到英国,那就极有可能与对方撞车,那就不好解释了。
《哈利·波特》这本书里面夹杂着大量的英国知识和英语谐音梗,高加林抄袭时也要把这些剔除,进行适量改编,否则就会露馅。反正刘巧珍的文化认知也和少年儿童差别不大,高加林决定每写一章就读给刘巧珍听,如果她不明白或者理解不了的部分就改写。刘巧珍都没问题,大部分少年儿童也就应该没问题了。
接下来几天,刘巧珍索性每天来高加林家里转,就在院子里搬个凳子坐在那里看高加林写书。高加林每写一章就读给刘巧珍听,询问她的意见,给她讲述其中的含义。这也算是红袖添香,文人的最高乐趣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