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个月过去了,读者来信也少了很多。我们对读者来信进行了筛检,把那些要钱的、投稿的、骂人的、恐吓的以及没啥意义的信通通帮你筛检掉,剩下还有这么一大包,全部寄给你,由你处置。”
高加林读到这里,才知道那一麻袋的东西,居然全是读者来信!而且这还是杂志社帮着筛选过的结果,难怪朱主编会用淹没两个字来形容。
高加林继续读下去。
“剩下这些信里面,我觉得很多也是毫无意义的,比如那些求鼓励求交友的,但我觉得这些你可以适当回几封,抚慰一下读者情绪。信不用每个都回,否则光买邮票和信纸你就破产了。挑着回一些,可以把一些典型的来信以及你的回信给我发过来,我们会选择一部分刊登在杂志的读者回馈栏目。最后,记住回信的口吻要温和,尽量不要给对方许诺或者肯定,这样容易出事。另外,以我的经验回100封左右就差不多了,也不用太实诚了!”
高加林收起信,对一脸好奇的刘巧珍揭晓谜底。
“巧珍,那一麻袋都是读者来信,我们终于有活干了!”
两人打开麻袋,看着如此数量的信件就犯愁,这么多信,看都看不完,还别说回信了。
算了,都是读者的一片心意,每天闲暇看一些,就当消磨时间了。
接下来的日子,俩人每天闲来无事时,就让刘巧珍闭着眼睛在麻袋里摸出二十封信。高加林撕开看,决定哪些需要回,哪些不需要回。
需要回信的则由高加林口述大致内容,刘巧珍执笔写回信。
刘巧珍对于执笔回信这事,起初是坚决拒绝的。她刚刚开始学习,字写得很难看,也不怎么会写东西,自然不愿意在读者面前丢丑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