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有很多知识,但这些大多是来自于网络,高加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或者知道这个知识点却不知道这个知识点来源于哪里。通过这样的学习,对他的提升自然是很大的。
除了阅读外,高加林也自己创作了许多散文、纪实和文学评论,基本都发表在YA市的地区刊物上。有些写得好一些,就寄给省城的刊物。一方面提升自己,另一方面也是完成作协会员的任务。这个日常任务除了有量的考虑,还有数的考虑。顶尖文学作品是要的,相当数量的地区刊物稿件也是要的,否则大家都往高处够,这些地区刊物不就没好内容了?
马上过年了!这是高加林穿越过来的第一个新年。
这个时代,过年单位会发很多福利。尽管作协是一个没啥福利的清水衙门,高加林仍然在张姐那里领了50斤肉票10斤油票三斤糖票和五米布票,这些福利比起其它单位来说少了很多,但已经算不错了。高加林当高家村社员的时候,可是什么都没有。
对于这些票据,高加林自然是非常高兴。他又不缺钱只缺票,而这个时代买东西只有钱是不行的。现在票也有了,就可以大肆采购了。
高加林和刘巧珍买了很多年货,开开心心地回高家村过年。
高玉德经不住儿子劝说,最终还是又打了一栋新窑洞。虽然按照高加林的意思是直接打两栋新窑洞,把原来的窑洞当仓库。高玉德最后还是只打了一栋,他寻思着儿子媳妇回来可以住新窑洞,就不用跟老人挤了,也免得尴尬。
高加林尽管给了老两口很多钱,但他们总是舍不得花,全部攒起来。高加林再三劝说也没用,只好听之任之了。
高加林和刘巧珍这一回来,不仅高玉德和刘立本这两大家子激动兴奋,整个高家村的人都过来拉闲话看热闹。高加林买的三斤水果糖,很快就给小孩子们散完了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