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手中的报告恭敬地送到杨奇伟面前,神情郑重道:“明国传来情报,清国向明国送去了国书,不久后将由使节团前往明国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使节团的规模很大,正使是清国重臣和珅的亲弟弟和琳,副使是乾隆最看重的福康安。”
“清国突然派出这样两位位高权重的重臣,背后图谋必定极大。”
“而且,根据探子从清国传来的消息,清国对教主的著作封锁极为严密,一经发现,轻则处死,重则灭族。”
“清国如此严阵以待,显然是已经意识到圣教对他们的巨大威胁。”
“故而特情局最终得出结论,清国与明国很有可能达成合作,联手向我圣教发动攻击。”
“目前虽不知清国与明国联手可能动用的总兵力,但情况不容乐观。”
“一旦清国确定与明国联手,明国的北方边军将再也没有牵制。边军是明国最强大、最骁勇的军队,对我圣教威胁极大。”
“若是再加上清国的兵力,这将会是我圣教起兵以来最严峻的战斗。”
杨奇伟接过报告,修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纸张,认真地逐行翻看,表情格外平静,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这些事,他早有预料。
但他没想到的是乾隆的反应速度。
以这个时代的信息传递速度,杨奇伟本以为乾隆最快也要在明年才能反应过来。
可乾隆敏锐的政治嗅觉,以及果断的政治魄力,让这个进程得到了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