鲜宣扬的理论。
在这套理论中,朝鲜是箕子之后,是诸夏的一份子。虽然和中原有差异,却同属于诸夏。
大明也视朝鲜为最亲近的藩国,位列内属外藩第一。
这让一些朝鲜人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,认为朝鲜不但是小中华,还是华夏一员。
朝鲜的儒者对此更是欢呼雀跃,动辄夷夏大防,比大明的儒者还看重这些——
他们要用这种态度,把自己和夷狄胡虏区分开。
金尚宪自诩清正,又是一位儒臣。当然也接受了这种观点,认为朝鲜应和大明共进退,而非自绝于诸夏。
两派都是这个意见,李倧顿时认识到众议不可违。而且这个时候,金自点还提到一件事情,逼得他不得不立刻表态。
只听金自点道:
“昔年光海君就是认不清这个道理,派遣的军队在辽东首鼠两端。”
“因此才有君上的反正,得到大明承认。”
“君上切不可重蹈覆辙,成为又一个光海君。”
这让李倧悚然而惊,不得不立刻道:
“寡人自然是忠于大明的,不会学光海君。”
“朝鲜要配合大明进攻建虏,一雪丁卯胡乱、己巳胡乱之耻。”
“请洪总督回朝担任都元帅,全权负责这件事。”
这个职务是洪承畴之前就曾担任的,但是在己巳之战结束后,自然就被卸下了。
如今李倧再次让洪承畴担任这个职务,就是表明了自己的忠心。
还有一点就是,他担心现在不任命的话,大明有可能提出要求,甚至让金自点等朝鲜臣子担任这个职务,那对他来说威胁要更大。
毕竟洪承畴说到底是大明臣子,还有任期限制,到时候就会离开。
朝鲜臣子则会一直留在朝鲜,万一坐大之后就是隐患。
所以李倧宁愿任用洪承畴,也不愿任用手下的大臣。
这个结果,不出洪承畴所料,甚至现在这个局面就有他谋画的原因在内。
刘兴祚等人听到洪承畴复任朝鲜诸道都元帅的消息,立刻就贺喜道:
“大帅,如今大局已定,大帅可放心筹备战事了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