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
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,这是《大学》中的道理。”
“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,才能谈亲情、友情等感情需求。还想要用自己的道德、功绩、财富获得他人的尊重,满足尊重需求。这就是所谓的齐家。”
“最后则是治国平天下,让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,理想信念得到实现,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。”
“先贤讲述的道理,就是这五层需求啊!”
命人绘了一座金字塔,依次写上这五层需求,朱由检问群臣道:
“小康之世,应该满足民众的什么需求呢?”
“诸位姑且说说。”
群臣议论纷纷,琢磨着皇帝的需求理论,枢密同知袁可立道:
“陛下说生存是第一位的,故而要满足民众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,让天下不陷入乱世。”
“臣等戡乱救灾,正是为天下安稳。”
户部尚书毕自严道:
“只满足生存还不够,还要让民众成家交友,满足感情需求。”
“而且小康之世货力为己,还应给他们挣钱的途径,满足尊重需求。”
礼部尚书成基命附和道:
“满足尊重需求不止靠财富,还应加强教化,提高民众的德行。”
“而且要给他们从军做官、建功立业的途径,满足更高的尊重需求。”
“陛下开恩科,确定祖上三代白身的进士至少要有一半,正是给更多的民众满足尊重需求的机会。”
这是他主持今年乡试、准备明年会试的体会,对皇帝开设恩科表达支持,希望明年恩科还会举行。
朱由检当然是打算继续开恩科的,毕竟这两年多他刷下去不少官员、新设了不少官位。现在吏部已经开始统计缺失官员,朝堂上也在讨论在哪些地方落实改制,以便在明年确定需要多少进士。
他欣喜的是,成基命从需求理论联想到科举公平,支持自己录用祖上三代白身的进士。这让他高兴地赞赏道:
“成卿所言甚是,朕之所以开恩科,正是为了让更多的民众满足尊重需求。”
“而且还希望士子能自我实现,在生理、安全、感情、尊重都得到满足后,投身于治国平天下之中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