控股为主,与当地有能力的人合作,获得分红收益。
渠有良等人虽然有些听不明白,却纷纷认识到皇室这是在割肉,这是在把张家口的贸易权力放出来。
放在以前,他们哪里有机会染指这个权力。之前还打算自己开办钱庄的渠有良当即就说道:
“既然公公厚爱,渠某就却之不恭了。”
“我愿出十万两银子,入股进出口银行。”
其他商人也不甘示弱,纷纷想要入股。
王朝用乐得合不拢嘴,让旁边的小太监记下。打算再找山西的大家族谈谈,看看他们愿意出多少钱。
毕竟皇帝吩咐的是让更多的商人做外贸,进出口银行要吸纳尽可能多的人。
除此之外,他还有一个任务,就是组建山西外贸协会。对经营外贸的商人进行监管,避免再出现私通建虏的人。
渠有良作为第一个投靠的大商人,也得到他的赏识,负责筹建外贸协会。
张家口、乃至整个山西的商业格局,随着通虏商人被惩治,发生巨大转变。
内廷的势力进一步深入,开始掌握山西经济的方方面面。
尤其是皇家能源集团,更是派遣大量人员,在山西寻找容易开采的露天煤矿,准备开采煤炭运向北直隶。
——
与此同时,对山西官场的整顿,也又一次开始。
新上任的山西巡抚杨鹤,按照朝廷的命令,对山西官员实行人人过关。
接连两任巡抚的倒下,还有山西民乱的事情,让朝堂大臣都认识到山西出了大问题。
在皇帝的严令之下,吏部决定对山西官员全面审查,实行人人过关。
如今,吏部和都察院的官员已经来到山西,和当地已经过关的官员组成考察委员会。仿照去年的京察让山西官员自我评价,并且申报财产。
山西官场可谓人人自危,很多官员都认识到,这次很难过关。
一些人甚至故意摆烂,让即将被平定的民乱,再次严重起来。
杨鹤气得拍案,前来剿匪的三边总督孙传庭,更是向一众将领冷声道:
“山西匪患之所以迟迟未平定,就是因为有些官员不作为,甚至故意搞破坏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