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下,在新区设立的报刊产业园创办分社,发行针对南方的报刊,打开这个市场。
朱由检把新区作为进军江南桥头堡的想法,得到这些人的配合。
新区的支柱产业又多了一种,那就是报刊出版行业。
与此相关的造纸业、印刷业,同样蓬勃发展起来,带动新区的繁荣。
——
这些情况被朱由检看在眼里,他是十分欣喜的。
在有土地和资金的情况下,新区能不能发展起来,最关键的就是人材。
报刊行业无疑是人才密集的,能吸引很多士人参与,让他们找到生计。
这些人只要留在新区,就能为新区的发展贡献力量,至不济也不会投靠反贼——
只要这些掌控知识的士人一直支持大明,地方纵有变乱,也根本发展不起来。
已经在加紧制造新式火铳的朱由检,能够从容调兵,扑灭这些反贼。
当然,舆论上的反贼同样不能不防,朱由检决定加强对舆论的掌控,在报刊从业人员的头上,悬上一柄利剑。
很快,在朱由检的示意下,通政使杨所修指使监察御史杨维垣上疏。认为报刊从业者既然以民间御史自居,就应该像官员一样接受监管。
否则只有权力不受监督,就会有人以权谋私,带来种种混乱。
为此,他还以前段时间女子学堂被攻击为例,认为这是一些人仗着手上的权力谋私,压制女子满足他们的私欲。
所以他认为对报刊行业从业者,应该像官员一样监管。御史可以监督弹劾他们,他们也应该申报财产。
这篇奏疏在《邸报》上公开发表后,引起轩然大波。
报刊行业的从业者,自然大多是反对的。
但是对所谓的“民间御史”极为看不惯的官员,则对此纷纷赞同。认为应该对这些越来越胆大的人监管,约束他们的言行。、
这个提议是如此得官心,以至于就连朝堂上的东林党人,都没有对杨维垣这个阉党余孽的奏疏提出反对意见——
显然在这点上,官员们的立场是一致的,认为应该压制民间能挑战他们的人。
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王在晋,甚至写了一份言辞激烈的奏疏。认为不但报刊从业者应接受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