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情错综复杂,很多还在平定奢安之乱中立功,不能轻易处置他们,让土司觉得朝廷不公。”
“以小弟的愚见,不如把缅甸、老挝的土地封给他们,让他们试着去南方打一下。”
“如果能打下来,说明那边的实力不过如此,袁兄到时候可率大军,恢复三宣六慰。”
“即便打不下来,有袁兄率大军压阵,也不会出现大问题。”
这个想法,让袁崇焕眼前一亮,感觉找到了立功的机会。
三宣六慰是朝廷曾经在云南南面设立的土司。三宣指南甸宣抚司、干崖宣抚司、陇川宣抚司,六慰指车里宣慰司、缅甸宣慰司、木邦宣慰司、八百大甸宣慰司、孟养宣慰司、老挝宣慰司。
其实朝廷设立的土司不止这几个,还有大古剌宣慰司、底马撒宣慰司、底兀剌宣慰司、蛮莫安抚司等,三宣六慰只是惯常称呼。
如果能把朝廷曾经设置的三宣六慰收回来,至少能像张献忠那样,获得伯爵爵位。
不过如今朝廷和缅甸等地并无战事,若是擅启边衅,朝廷那里怎么办?
看着徐本高的目光,袁崇焕若有所思地道:
“徐镇抚这番话,是你自己的想法,还是其他人的意思?”
“收复三宣六慰,可不像是徐兄能说出来的?”
徐本高哈哈一笑,拱手道:
“就知道瞒不过袁兄。”
“实话告诉袁抚台,这番话是皇上的意思。”
“这奢安之乱马上就要平定,有些将士是想安稳,有些却仍想建功立业。更别说还有些土司,已经蠢蠢欲动。”
“皇上的意思,就是把这些不安分的人,都引导向境外。”
“只要他们不在大明境内闹,随他们怎么行事。”
“袁抚台只需要守好云南,不发生大乱子即可。”
“如果袁抚台想立功,也可以在保证云南安稳的情况下,派兵自主出击。”
这番话以官职称呼,摆明了是皇帝的口谕。只是没有下旨意,是否听从要看袁崇焕自己。
放在以前,他对皇帝的中旨都不见得会接受,更别说这种连张纸都没有的口谕了。
但是现在他又一次牵扯进通虏案,而且基本被老师韩爌放弃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