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认为能承载更多移民。”
“若非建虏一直在辽东闹着,皇上才不愿每年花几百万两银子打他们。”
袁崇焕闻言当即道:
“既然如此,为何不与建虏议和?”
“只要和建虏暂且议和,朝廷就能腾出更多力量收复三宣六慰……”
向徐本高说着自己的主张,还是议和那一套。
徐本高本来不想在辽东的事情多说,见到袁崇焕不断提起,不得不警告道:
“皇上早就下令,不和建虏议和。”
“凡是主张议和的,尽皆要调出辽东去。”
“袁兄就别提辽东的事了,安心留在西南。”
严肃警告袁崇焕不得再提这种话,否则连西南都待不下去。
袁崇焕见徐本高如此肃然,也不得不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叹气道:
“罢了!”
“袁某就不谈辽东的事情了。”
“有劳徐镇抚继续说下去!”
徐本高指着地图继续道:
“安南、占城还有满剌加等地,皇上早已派人去开拓。”
“如今前往满剌加的海商,已经向西抵达王公公在槟榔屿建立的槟城,想要继续向西。”
“袁兄可以尝试向南抵达大海,打通从海洋联接大明的路线。”
“据说这一带盛产柚木,皇上打算用这里的木材造船。”
柚木这种木材,在缅甸的分布非常广泛,甚至被尊为国树。
朱由检要选择好木材打造战船,首先想到的就是缅甸等地的柚木。
他也希望用柚木的收益吸引更多勋贵前往中南,在这里开辟封地。
袁崇焕在云南时间长了,对临近的缅甸自然有些了解。想到那边的森林中确实存在巨木,只要能运到大明,根本就不愁卖。
所以他盯着此时被称为潞江的怒江道:
“这条江直通大海,徐镇抚能确定吗?”
“如果真能通航,缅甸的巨木可以走水路运出去。”
“甚至云南的巨木,也能通过这运出去。”
云南这边不是没有巨木,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运出去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