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势必会打扰到人家讲学,这怎么能行。
曹文原也是听劝的人,见他这么说就把酒收起来,等回家再看。
再过一阵,天命学宫终于有了动静。
两扇厚重的学宫大门缓缓推开,走出两排盛装打扮的儒者。行到讲坛,儒者齐齐转身,朝学宫躬身礼道:“恭请学宫之主至圣尊师登坛讲学。”
一名身着宽袍大袖儒服,有着魏晋名士风流的老者在众声恭请下,慢慢从学宫走出,一步一步登上讲坛。
讲坛高三层,每一层都一样高,三层合计两米左右。
位于学宫大门前,后面就是天命学宫,前面是一片宽大广场。
学宫之主登上讲坛,环视一眼,便坐在讲坛中央早已准备好的坐榻上。一名中年儒者提着兽面铜钲走上来,站在讲坛边,对下面挤挤攘攘的人群敲了三下,大声喊道:“至圣尊师讲学开始。”说完,又提着兽面铜钲走了下去。
原先恭立在宫门两旁的儒者,纷纷坐到讲坛边早已准备好的蒲团上。
学宫之主清心养神片刻,才缓缓开口道:
“天命者,真君之主宰,宇宙之造物,大道也。大道者,原上之野马,天地之尘埃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…
夫求学之道,在于强识博闻,在于鸿志明德。德行动天,其无远而不至。
古之欲明德者,必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。意诚而后心正;心正而后身修。环宇之内,得道者,非得道者,无不以修身为本。其本乱而未治者,祸矣。
所谓诚其意者,母自欺也。
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皆从心所欲而言之,非口不对心而巧说之。
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:身有所忿懥(读:志),则不得其正;有所恐惧,则不得其正。有所好乐,则不得其正。有所忧患,则不得其正。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此谓修身在正其心。
心者,命也,玄窍也。
先天之柄,虚无之系,造化之源,混沌之根。
慎勿染尘,慎勿滥情,慎勿乱欲。修行之士,心无定,气不住,神化无基。此一物,杳杳冥冥,恍恍忽忽,道曰”
至圣之言,字字玄妙,句句渊奥。
方一出口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