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 />老二朱高煦也惊呆了,原来他老爹一直深藏不露啊!
竟然看问题看得如此透彻。
他现在也反应过来了,他指着老大朱高炽的鼻子大骂:
“原来大哥真是个蠢货呀!”
“按照博弈论,这不就简简单单可以列出两个选择。”
“【选择一:晋国的六卿,投敌卖国,去当二五仔,他去了敌国之后,他只能给人家当狗,去当三等人,家族势力直线下滑,还被人家国君,宗族,公卿家族联合抵制,可以说,家族失去了一切发展的可能性。
风险:家族势力下滑,失去未来发展可能,甚至敌国国君更狠一点,跟周公旦一样,直接灭了他都是有可能的。
收益:啥也没有!还失去了晋国的超级地位。】
【选择2:留在晋国当六卿,忠于晋国。
风险:什么风险都没有。
收益:手握晋国六分之一的军政大权,家族有无限发展可能,忠君爱国的他们,名声还好,还能吃到晋国扩张的战争红利,地位比一些诸侯国国君还大。】”
“就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吧?”
“可大哥竟然还以为,晋国六卿会投靠他国?”
“难怪老爹说大哥是个蠢的,我感觉比我还蠢!”
PS:这里叠个甲。
这里主要补充一下朱棣的能力和人设问题。
朱棣的文治能力,是按照正史的记载的能力,在明朝数一数二,在整个炎黄,也是排在前二十以内的。
别看了营销号和电视剧,就以为永乐盛世都是他儿子干的,这就是扯淡啊。
正史中,朱棣是看不上儿子朱高炽的治国能力,认为儿子是不善权谋,跟自己差的太远,就跟朱允炆一样,是地主家的傻儿子。
电视剧里是在神化朱高炽和明宣宗,按照电视剧里的明宣宗的人设和功绩,这比李世民都强,这就离了个大谱,按照电视剧的功业,永乐盛世就不应该戛然而止,而会变成康乾盛世一样,成为【永乐仁宣盛世】,而不是永乐盛世之后,紧接着就断崖式下滑到了仁宣之治了,这个仁宣之治,连开皇之治,贞观之治,洪武之治的边都摸不到,也就能碰瓷一下文景之治,成康之治。
人家都是治世积累,然后各种数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5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