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p;
不知不觉五个小时过去了,李兴华揉了揉沉重的眼皮,随即开始闭目养神。
可以这么说,看完《活着》之后,又马不停蹄的看完《骆驼祥子》,是对他精神、身体、心灵的三重摧残。
一重接一重,就没缓过劲来!
李兴华感觉,《活着》与《骆驼祥子》在架构上,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都是以小人物为起点,来描绘大时代之下的景象。
但两者之间又各不相同。
《活着》的福贵,从一开始就算不上一个好人,他更多的是妥协于时代。
而祥子的身上,则有着勤劳、纯朴、善良的良好品格,他想要在这腐烂的时代中,为自己谋得一条生路,属于他自己的生路——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。
但就是这样一个人,却因为时代的车轮,被碾成了一个“堕落的、自私的、不幸的、社会病胎里的产儿,个人主义的末路鬼”。
是祥子不够努力吗?
倘若祥子不够努力,那世上怕是没几个人称的上努力一词。
那是祥子的目标太过于梦幻、不切实际吗?
也不是,祥子的目标很小,他就想有辆自己的黄包车,能靠力气体面的活下去。
如果这个目标都过于梦幻,还有什么是稀疏平常的?
两部作品都是描写“苦难”,但又是完全不同的“苦难”,祥子的一生历经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