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显示屏仔细看了看。
“王海福,男,67岁。”
“主诉:胸闷气急不得平卧一天半。”
“病史:患者支气管哮喘已10余年,经常反复发作,服用解痉平喘化痰止咳药能缓解,严重时注射肾上腺素能控制,近三个月病情尚稳定,昨日劳作出汗后吹风扇,哮喘又作,气促胸闷,不能平卧……”
“查体:痛苦面容,端坐呼吸,张口抬肩,两肺呼吸音粗……呼吸23次/分,心率103……”
“诊断:支气管哮喘……”
贺敬松在西医院工作多年,写病历依旧保持着西医病历的习惯,记录得倒是很详细,只是中医辨证上比较简略,就一句:肺失宣肃。
陈瑾看了看他最后的治则和处方,走的是“急则治其标”宣肺平喘的路子,用的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。
陈瑾自己根据病史和症状分析辨证:病人素有哮喘长达十余年,病久正气已虚,劳作汗出后感风寒而复发,属卫气不固兼风寒袭肺,最终导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,气逆而发为哮喘。
根据《中医内科学》对哮喘的辨证分型,王海福的情况则属于哮喘发作期中的“寒哮”,对治方剂为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,或用射干麻黄汤加减。
刚考完执业医师考试,陈瑾对课本内容记忆犹新。
贺敬松用的正是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,宣肺解表化痰平喘,理论上是没错的。
但是效果不太理想。或许是因为不够全面,没有针对“正气虚”方面的药,这样就可能出现服药后症状很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6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