虚血瘀型的中风患者居于首位。
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对治中风后遗症,使用补阳还五汤多能取效的原因。
但由于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为君药,临床上就存在一个问题:是否所有中风后遗症患者都适合大量使用黄芪?
答案当然是否定的。
黄芪在治疗中风后遗症过程中,除了起到补气作用以外,更重要的是提升肝气(阳气),使阳气能够上升到头部,脑部供血充足,症状得到治疗和缓解。
所以补阳还五汤对治的病人当有寸脉虚,尤其是左寸脉明显不足,或脉象沉郁不起的肝气虚弱不能调达的症状。
这类人群平时一般血压不高,甚至偏低。
而对于脉象弦数或弦细的肝阳上亢型患者,多半平时有高血压,一般不适合重用黄芪,不能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。
看过陈崇义的住院病历,许承跃知道他的血压正常。
他的情况就很适合补阳还五汤。
“那你给我爸写个方子吧!”陈瑾说道。
许承跃取出了便签纸和水性笔开方,很快写下了几味中药:“生黄芪,当归,赤芍,川芎,地龙,桃仁,红花。”
陈瑾又问道:“你觉得黄芪应该用多少合适?”
补阳还五汤原方黄芪用四两,按照半斤八两(清朝时一斤为十六两)换算成现在的重量是125克(临床上常用30克为一两,四两120克)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