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;
许承跃录上妇女的信息后,又补充问了一下饮食、睡眠和二便等情况,随后给她开中药。
佟妍君看到,许承跃只给她开了三剂中药,而且方子只有六味药:
熟地45g,天冬15g,麦冬15g,巴戟天15g,五味子5g,茯苓10g。
中年妇女道过谢,下楼缴费拿药去了。
“师兄,你给这阿姨开的是什么方子啊?”佟妍君问道。
她绞尽脑汁回忆着方剂学和中医内科学里的方子,似乎没见过这个。
“陈士铎的引火汤。”许承跃说道。
“陈士铎……”
佟妍君显然对这个名字很陌生。她打开手机,开始搜这个引火汤的相关资料。
引火汤出自清朝名医陈士铎的《辨证录》。陈士铎对引火汤的方义解析得相当详细:
“方用熟地为君,大补其肾水,麦冬、五味为佐,重滋其肺金,金水相资,子母原有滂沱之乐,水旺足以制火矣。又加入巴戟之温,则水火既济,水趋下,而火已有不得不随之势,更增之茯苓之前导,则水火同趋,而共安于肾宫……”
而引火汤的主治的对应病症为:
“人有咽喉肿痛,日轻夜重,喉间亦长成蛾,宛如阳症,但不甚痛,而咽喉之际自觉一线干燥之至,饮水咽之少快……人以为此喉痛而生蛾也,亦用泻火之药,不特杳无一验,且反增其重……斯少阴肾火,下无可藏之地,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。治法宜大补肾水,而加入补火之味,以引火归藏。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4页 / 共5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