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>
舌淡红,苔白。
看完之后,陈瑾又陷入了沉思。
是个什么证?该开什么方?
这不是高血压常见的证型,自然常用的降血压的方子都不合适。
每天就看那么三四个病人,一天之中就碰到两个不同寻常的病症,这概率也太高了吧。
肝寒的头晕呕吐,可以用吴茱萸汤。
脉弱,出了大汗,可以用桂枝汤。
胁肋疼痛,虽然是旧伤,也可以用小柴胡汤梳通少阳经气。
至于血压……
之前看过一个老中医的经验,用大剂量益母草降血压效果挺不错。
思考了两三分钟,陈瑾决定给她开柴胡桂枝汤合吴茱萸汤加减。
在陈瑾沉思的时候,陈燕修就抽空取来了纸笔。
纸是他以前教书时学生用的作业簿,笔是他常用的那支英雄牌金色钢笔。
陈瑾取了钢笔,试了试墨水,就在作业簿上写下了一个方子:
柴胡24g,半夏12g,黄芩9g,党参9g,炙甘草6g,桂枝9g,白芍9g,吴茱萸6g,茺蔚子30g,白蒺藜30g,生姜3片,大枣3枚。
考虑到吴茱萸比较贵,而且味道比较辣,陈瑾没敢开太多,只开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