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周舟也不是吃素的,见主编杨斌犹豫了,也立刻据理力争道:“主编,您还不相信我的眼光吗?我看人不行,但看文从来没看走眼过。”
“这倒是。”杨斌有时候甚至怀疑周舟是名异人,他看中的书就没有不火的,就是大火和小火的区别罢了。
“主编,你也看过文稿了,这是市面上从未出现的新题材。读者们年年都喊着观海社的故事没新意,这不,新意已经到了,主编您还在犹豫些什么呢?”周舟的话里充满着诱导。
“观海社能够在当初老牌报社当中撕下一大块肉,靠的就是独具一格的眼光,和对新文的大胆启用。如今观海社已经到了发展的岔道口,您已经失去了拼搏的勇气了吗?”周舟又接着激将道。
“新题材也意味着未知。读者吵着没有新意又没见他们少买报纸。要是读者大量流失,济川兄这责任你担不起。”方远轻轻地摇了摇头,表示不赞同。
“我也觉得……”王泽开口想跟着附和。
“行了,文稿我拿走再看看。”杨斌一锤定音地说道。
首先,观海社的读者一定会因为徐适之的离开而流失一部分。
其次,观海社手下作者的文他都过了一遍,确实还没有能在徐适之有了扛起旗帜的,不出意外的话,十月份观海社可能就连万年老二的宝座都要保不住了。
最后,就是他手里这篇小说了,方远和王泽话说得没错。周舟也是为了观海社的发展,就是更加激进,杨斌从不怀疑他对观海社的一片赤诚之心。
杨斌的眼前好像出现了一条岔路,向左还是向右,这是一个问题。
&n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8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