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陵甚至直接关闭了系统,而是在书房里走来走去。好像只有这样才能抚平她的焦虑。
另一边,观海社的主编杨斌收到了一个好消息,那就是凡是买了海潮刊,看了姜陵小说的读者,大多数都是给予了好评。
在好评如潮中,又有一些原本还在观望的人,下定决定买了海潮刊。他们倒是要看看这个好评如潮的小说到底怎么样。
当然也有少部分被激起了逆反之心,一直都在说幼麟的小说质量好,好看,烦不烦啊!他们出于不想与其他俗人一样的想法,选择了上弦刊。
逆反的人只不过是少数,大部分的人在自来水的推荐下,好奇地买了一份海潮刊,然后一入“青云”深似海,他们也喜欢上了这本新奇的小说,然后自发地推荐给了身边人。
一时间,鄞县的茶馆热闹非凡,读者们都想要和其他同好交流剧情。《农家子青云路》的销量低开高走,好评如潮,销量直线上升!
“不愧是开天辟地的小说,幼麟先生有大才。”
“还好观海社的主编有大不魄力,不然我们又怎么能看到幼麟先生的小说呢?不香也怕巷子深。”
“是啊!海潮刊和上弦刊我都有买,幼麟先生和秋毫先生的小说我也都有看。秋毫先生还是文笔老辣,但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,总觉得秋毫先生写的小说没有突破,没有幼麟先生的更好。”
“是极!是极!幼麟先生写得自然是更好,不过幼麟先生开天辟地,开创了新流派又岂是秋毫能碰瓷的?”这是一本书就喜欢上姜陵的读者。
“格局,应该是格局!”一位读者说到了关键之处,获得了大部分读者的赞同。
&nbs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6页 / 共7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