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杯茶,毕竟是她不对在先。
周舟有了前车之鉴,先伸出手探了探温度,刚刚好。周舟这才拿起茶杯,慢悠悠地喝了起来。
姜陵尝试地解释道:“我才刚回来,竟遇到了济川来访,真是巧。北曲巷茶楼,我听人说书,听得多了,回来我就奋发图强,把第二回的稿子写好了。济川你看看?”
“哦!还真是巧。把稿子拿来,我看看。”周舟意味深长地看了姜陵一眼。
姜陵尴尬地笑了笑,不过听完了后半句,她知道过关了。是稿子救了她,她连忙将第二回的稿子递上。
周舟接过稿子,一旦进去工作状态,他就好像变了一个人,那是一种不能打断的氛围。
就连小瓶进来换壶茶,也是轻手轻脚。
姜陵写的第二回,质量与第一回相当,周舟大体还是满意的,只不过这后半部的“周有文襄伯”……
“你去了北曲巷茶楼?听到了些什么?”周舟问道。
“是去了,也没什么,就是觉得没有恒产的人多了些。”姜陵指的是鄞县增多的行乞之人,和不方面告诉周舟的东天王起义一事,不好多说主要是因为答应了曾世叔。
周舟觉得姜陵是借对周朝的思念表达对当今朝廷不满。虽然从大燕历年科举所出试题来看,大燕是不太喜欢多提大周的。但是也并不妨碍怀才不遇的士子、受到冤屈的忠良都去哭一哭周景陵,写一写怀念周朝的文章,希望统治者能见贤思齐。
“你这么写,也不是不行,左右是在一县之内。不过主编已经决定将海潮刊向整个平波府推广,后面不要这么直白,要含蓄一些。”周舟提点道。他是轻易不愿意让作者返工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3页 / 共4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