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判断病情的来源。
比如鼻子,如果发红,可能是肺热也可能是内火旺盛。如果鼻子出血或是干燥,可能是阴气不足或是阳气过旺,此外鼻子两旁对应的是人的小肠,其颜色的变化可以反映脾胃的状况。这是望。
然后是闻和问,就是了解病人的发病原因和身体状况,然后切,就是诊脉确认病情,再对症下药。”
“可是怎麽样给病人治病呢?”吴玉刚好奇的问道。
老中医说道:“治病也是个复杂的问题,要知道五脏和五行及阴阳的关系,人体是复杂的,不过,人体阴阳平衡了就不会生病,针灸和用药都是对于相应的病症采取的措施。针灸就是刺激人体的病灶的穴位,让人产生抵抗的机能,然后配合相应的药物进行阴阳平衡的调节。”
吴玉刚问道:“怎么调节平衡了呢?”
老中医说道:“人的机体是一个整体,一个部位出问题了,其他部位也会有问题。中医讲的是治未病之病。和自我的保护养生。中药主要要对于病人失去阴阳平衡的身体进行各脏腑阴阳调节。”
“可是怎么用药呢?”吴玉刚问道。
老中医意味深长的说道:“中药是治病的武器,首先要了解每一味中药的药性和作用,中药是走人体经络的,所以要细致的记忆。每一味药材所走的人体经络都不一样。所以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。”
吴玉刚问道:“怎么治病呢?”
老中医说道:“用中药讲的是君臣佐使,也就是开一个药方的方法。主药为君,用药份量最重,佐君谓之臣药,味数多,用药份量轻些。应臣之为使药,用药份量最轻。要让君臣有序,相互宣摄,才能达到御邪除病的效果。”
“那为什莫有些被称为神医的,一辈子主要就用一幅药就能治很多病呢?”吴玉刚迫切的问着。
&nb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 第2页 / 共4页